据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11月8日是记者第26日。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统计,目前全国持有效记者证的记者超过23万。他们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用笔墨记录社会方方面面,用责任守护真相,用感情书写时代温度。回顾历史,中国新闻工作者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邵飘萍“新闻的灵魂要在理性的世界里平静活跃,培育人们情感的田野”的庄严誓言,到长江在《赤塔西北角》中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从邹涛芬办报“永远站在公众立场上”的办报理念,到《穆青焦裕禄》中震撼人心的时代声音,“县委书记”……这些新闻前辈在一生中所践行的敬业精神,至今仍在激励着后人。2025年,面对国内外重大事件、人物和现象,新闻工作者将以多元的视角和现代的表达方式清晰记录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以全球视野清晰记录中国当前的立场和声音。全国两会全程见证了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纪念新中国成立80周年。抗日战争;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传递了团结合作的时代讯息;全球妇女峰会传递了推动妇女事业进步的新愿景;“西夏陵”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启动了“祖冲三号”,揭示了免费的学前教育的突破;推动了民生温暖的记录;亚冬会的场馆定格了奋斗的时刻。在国际冲突前线,我们冒着生命危险赶回现场报道;在缅甸地震多发地区,弘扬中国救援队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关税谈判中,我们帮助公众了解了经济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全媒体时代,记者的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从纸笔、相机到电脑、手机、无人机,采集和写作工具不断升级;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播媒介日趋多元化。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新闻事业的初心始终不变——追求真相、守护理性、坚守正义。文章是定期撰写的。在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记者始终在路上,记录着时代的每一个发展。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记者记录下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注脚。走进光明!让我们继续以笔为舟,承载时代新声音,为激发全民族创新文化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多贡献。这个职业的荣誉和责任永远与祖国和人民同在。记者节快乐!编辑 李伊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