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央行推出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采取固定额度、利率招标、多次中标的方式,期限一年。本月7000亿元MLF到期,MLF净投放规模达到2000亿元,连续第八个月增量。受国庆假期影响,10月报税季相应推迟。在纳税月份和跨月期的叠加影响下,资金或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央行维持保护措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压力、减少金融波动。此外,尽管国债发行高峰期已过,但考虑到10月份财政部进一步调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上限5000亿元,以化解存量债务、扩大有效投资,预计10月份国债净融资规模仍将达到万亿元规模。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可以支持国债的顺利发行,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作用。市场人士指出,考虑到央行本月还推出了4000亿元净投放逆回购,意味着10月中旬净注水量达到6000亿元。与上月类似,净投放规模继续处于较高水平,但仍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央行继续保护中期流动性。 5月份降准释放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后,近5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注入状态,净注入规模已达50%。过去三个月大幅增长。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表示,目前监管部门也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其中,9月底以来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5000亿元加速投放,信贷支持力度将加大。因此,本月央行将继续投放更多中期流动性,体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以支持国债的顺利发行,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居民的信贷融资需求。此外,受市场预期反内卷效应、股市走强等因素影响,近期市场中长期利率普遍上调,银行体系流动性偏紧。央行通过政策工具增加资本投入MLF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中期内央行继续实施净流动性注入,同时也在发出金融数量政策工具将继续加大力度的政策信号,表明货币政策继续保持支持性。”王庆说道。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指出,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可以支持国债顺利发行,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作用。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会议,在研究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足,引导金融机构货币信贷保值增值,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y对应经济增长和总体物价水平的预期目标。四季度仍可能使用量化货币政策工具。目前,监管层正在引导金融机构稳定信贷供给,特别是9月份。由于年底,5000亿元新政策性金融工具加速推出,将于10月推出,带动融资支持需求释放。这个5000亿元的金融工具将产生约5万亿元的有效投资,预计将创造2万亿元至2.5万亿元的配套贷款需求。因此,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可以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扩大信贷缺口,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此外,由于市场反内卷预期、股市走强、公募基金赎回新规等因素,近期市场中长期利率普遍上调,银行体系流动性偏紧。央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入,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债市情绪,保持市场中长期利率相对稳定。王庆认为,预计四季度更有必要加大稳增长、稳就业力度。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工具投放量将进一步加强,央行可能适时实施新一轮降准和继续国债购销。央行在通过这两项政策工具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四季度逆回购和MLF操作,继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这意味着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处于相对稳定充裕的状态,市场利率上涨的空间不会太大。文斌指出,逆回购和MLF的购买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1月份大量成熟。同时,在MLF、逆回购、购债到期压力加大,以及支持计划年初集中发行国债的背景下,不排除央行在四季度实施降准或购债等措施深度释放流动性。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充裕,市场利率上涨空间不会太大。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张晓冲编辑陈莉校对刘宝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