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ku游官网 新闻资讯 >校园风采 ku游备用
校园风采
>校区风采
让教师可以自信地拒绝非教学作业
2025-11-11

▲资料图:参加教师节活动的老师们。图/新华社 不应要求教师进行巡河护林、上街游行、庆祝建市、举办演出展览等非教育性教学活动;严禁以打卡留痕、填写报告、总结等方式评价活动,不得关联参与考核评价。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任务再次做出系统调整。 《通知》提出的八项措施再次明确禁止教师和学生强制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并有注意事项。因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操作性而受到广泛关注。有效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集中精力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正因为如此,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出台了相关意见,提出了20条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措施。此次《通知》针对教师减负“老大难”,细化深化减负任务,为具体落实提供了明确依据。落实新八项减负举措,关键是要建立真正的责任追究机制。例如,当地教育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将这些任务交给教师就违反了规定。但对于此类违规行为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呢?钍这涉及到两个问题。首先,教师有信心对非教学任务说不吗?从往年的做法看,各地实际上都制定了减负清单,明确哪些项目可以在学校接受,哪些项目不能接受,但清单制度执行并不严格。学校和教师都不能拒绝高等教育部门或其他广告部门布置的不合理、非教学任务。 部级 现实原因是,考核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权力属于上级部门。如果学校和教师拒绝完成这些任务,或者完成情况“不理想”,不仅会影响考核、评价、评价,还会追究责任。这个问题不解决,新八项减负措施就很难落实。为此,这份《通知》明确,非教学活动不得进行。与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评价等严格挂钩,让学校和教师有底气拒绝不合理做法。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同步改革。要求建立专业评审,不再由行政部门主导评估,非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不能纳入评估范围,进而用评估改革推动学校回归教育本位、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二是对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部门是否严格追究责任?尽管三令五申,有关部门仍然违规布置不合理任务,不指导教师。这无疑是对相关减负规定的无视,也是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他们应该认真对待他ld 负责。 《通知》要求,发挥地方党委教育主任在教师减负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把教师减负、纠正形式主义管理作为基层减负的主体工作统筹推进。还要求要加强监督指导,对落实不力、遗留问题的地区和单位要约谈通报,严格追究责任。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双减”管理办法,在教育部官网等公共平台开设专门的管理和响应渠道,方便全国各地教师留言投诉、举报地方部门下达的不合理教学任务、违反规定的行为。法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反映的问题要立即核实、处理并反馈。对查实违法行为的地方和政府部门,要向社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一些基层教师反映,教师减负多年,但负担并没有减轻。对于新的减负措施,他们还担心,当地教育部门通过整理减负文件来应对“减负”,反而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比出台减负措施更重要的是各项规定必须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集中精力教书育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撰稿/编辑:刘晨(媒体人)/Pro阅读者:何锐 / 穆湘桐

Copyright © 2024-2026 17爆料最新视频-17爆料网-17Cc独家爆料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鄂ICP备36659856号

友情链接: